早報記者 薑麗鈞 李萌 俞凱
  上海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有關專家分析,雖然上海傳統商業發達但缺乏電商大鱷,採取實體商圈整體上線、抱團取暖的方式來謀求線上線下取長補短、同步發展,不失為一條出路。
  商場很難聯手應戰
  繼“網上淮海路”之後,徐家匯商圈近日上線運營。在徐家匯商城集團電子商務公司副總宗鵬看來,國內零售業轉型的電商中,銀泰網是無可置疑的第一陣營,王府井百貨等屬於第二陣營,廣百、武百等處於第三陣營。
  上海的情況比較特別,全市傳統零售業系統地進入網上運營的僅有百聯、徐家匯商城兩家;新世紀百貨、百盛雖然也已經上網,但都還沒有專業團隊運作。其中,百聯依托大量的聯華OK卡用戶,OK卡一年就有上百億元的刷卡用量,這一模式是其他傳統零售業無法模仿的。
  “徐家匯發展電商業有獨特的優勢。”宗鵬說,徐家匯商圈不僅是一個地理位置的商圈,多數實體商家均屬於徐家匯商城(集團),這也使得眾多商家可以在統一規划下完成與網絡的對接。然而,南京路、淮海路、五角場等商圈卻存在不同的商家、不同的股權,如何讓他們組團聯合“上網”成為令人頭疼的問題。
  “在一些知名商圈,實體百貨之間拼得你死我活,又怎能聯手應付電商的影響呢?”有業內人士坦言,在整個商業模式沒有管理核心,連投資方的主體也不明確的情況下,上海商圈要組團對抗電商還需要理出思路和方向。宗鵬認為,傳統零售業走電商之路,必須考慮自己的特點,走自己特色的道路。
  實體店有存在必要
   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去年上海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7815億元,占全市前年總銷售額的14%,增長41.9%;其中網絡購物交易額(B2C、C2C)為1105億元,占全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14%。
   根據上海電子商務發展“十二五”規劃,上海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目標包括:
   全市電子商務年交易額超過1.2萬億元;創建10個左右要素集聚、政策創新、產業集中度高的電子商務集聚區,打造多個國內外有影響力、交易額過千億元的大型電子商務平臺,培育30家以上年收入過億元的全國知名電子商務企業;建成較為完善的物流、支付、信用、信息安全等電子商務支撐體系等。
   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專家表示,本土電商有1號店、東方CJ等,像阿裡、京東這樣的大鱷雖然不在上海,但不等於不在上海交易;換句話說,電商崛起雖令上海實體店萎縮,但這些實體店也不可能全部關掉,淮海路、徐家匯等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知名商圈開展線上交易,進軍網上商城,也是不丟掉家底又謀求轉型的一個好的方向。
  (原標題:商圈上網面臨 商家聯手難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w88wwjf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